您好,欢迎进入砥洎城景区官网!

旅游咨询Hotline

0356-4813999 

18535665770

  • 您现在所在位置:历史文化 > 历史文化
    润城村名来历
    发布日期:2018-09-14 14:01:06   浏览次数:339


    润城,春秋时期曾因沁河称“少水”而得名“少城”,“少”,小也,百姓习惯称“小城”,小城这个名字也就延续了两千多年,宋代还因当地冶炼铁业非常发达称“铁冶镇”,那么“润城”这个名字是怎样来的呢?

    县太爷亲民起镇名

    润城村*********文物保护单位东岳庙里有一块明万历二十一年的碑刻,上面清清楚楚写着这样的记载:“自嘉靖三十八年,蒙县主张爷,陕西西宁人,进士出身,嫌村名不好,祈吕仙鸾笔,改为润城”

    那是明朝三十五年(1554年),来阳城走马上任的知县是陕西西宁人,名曰张问仁,字以元。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善诗文。此人“礼贤下士,吏惕民怀,”多次由“沁渡扁舟”美称的刘善渡坐船到小城察看民情世故。翠眉、天坛,紫台、烟霞四山围绕,沁河、东河(樊溪)、峪沟河三水萦流,文风鼎盛,民凤淳朴,三门、南边、小城河三道街市人头攒动一派繁荣景象,晚间更是炉火照亮半边天,冶炼、铸造的炉场轰轰烈烈,只此一地上缴的税银就占到全县的一半以上。再串大街小巷,商户院落整齐排场,私塾学堂书声琅琅,庵观寺庙神龛遍布,在社镇民万人以上,如此风水宝地怎的就“今古无宦”呢?

    这位张大人既是真才实学之人,又为亲民担当之士。财力如此发达,人聚如此风秀之地,为何未出个一官半职呢?如此,成了张大人一块心病。

    因小城支撑着全县财政的半壁江山,真的,还多!他也就来的多了一点。公干以外,和乡绅叙谈风土人情,登山察看地理环境,兴乡学,劝农桑。炉前共议铸铁技,商家同念商意经。

    那年三月十五,天坛山庙会,张大人早早来到山上,沐浴更衣,虔诚祈祷,祭奠罢轩辕先帝,便在山头眺望。脚下便是留善(刘善)村,沁河犹如一条银色的玉带环绕山下,远处的翠眉山东坪道院同天坛山遥相呼应,小城位居其中。虽是天坛轩辕庙会,看得出,小城河集市更比平时热闹了许多。

    触景生情,张大人豁然想起同乡绅座谈时的谈话:延、张、杨、翟四大家族的族长均在,县太爷来访,不免寒暄一番。见得县太爷进门,乡绅们早已站立堂前,扣手躬身请张大人入座,张大人请大家同坐。张姓族长张诏言道:“您是县城来客,首当先坐。”

    张大人说:“阳城小城都是城不分先后,同坐、同坐。”

    各就坐定后,张大人又对张诏风趣地说:“你张我张都姓张,以后不必拘礼。”

    张诏道:“哎,阳城城郭逶迤,可谓城也。吾地虽称小

    城……”

    不等张乡绅再往下说,张大人抢道:“先生那里话来,城者,市也,无集不成镇,无市城不兴,古镇虽称小城,集市大于县城,商贸屈指******,给咱县贡献******呀。”

    ……

    几番寒暄,张大人道:“如此繁华之镇,称谓小城,确实有些不妥,能否改个说法?”

    众乡绅立即你言我语,都说早有此意。其中社首延景山、翟朝官二人起身道:“张大人,如此重大事项,还请大人操心呀。”

    “是呀,张大人,还请大人操心呀!”众人随和。

    小城改名之事,张大人反复思量,也曾同乡绅议论,小城山环水绕,四象五行均衡,城者,土也,以水滋润,必生国之栋梁。何不以……,又一想,东乡人才济济,吾虽一县之主,对其大镇易名,须得小心才是。他忽然想到当朝皇帝。

    这里是得提一下当朝皇帝。

    当朝皇帝明世宗朱厚骢,年号嘉靖,明代第11位皇帝。嘉靖帝,有人说他英明神武堪比朱元璋,也有人说他昏庸无能,痴迷于炼丹。英明也对,是他在位当初;昏庸也罢,在他执政后期。迷信方士,尊尚道教,嘉靖是一个太过聪明之人,他防备大臣,厌恶太监。但每个人都会有不知道的事情,再聪明的人也不例外,包括嘉靖在内。皇帝遇到的问题很多,比如******前景如何,明年会不会灾荒,我还能活多久等等,而这些问题大臣是不敢也不能回答的,因为他是皇帝,而且十分刚愎自用,如果自作聪明,闹不好是要杀头的。但这难不倒嘉靖,他很快想到了解决难题的办法,既不能问人,那就问神,他有着自己的弱点——道士,只有道士才能得到他的相信,只有道士才能真正影像他的决定。朝堂上下,谁人不知,大臣不敢多言,倾听皇上金口。皇上也不讲,那只有求道。三才者,天地人,天大地大,人在***后,命太监扶鸾求神。

    嘉靖三十八年(1557年)春,张大人阳城在任的第三个年头,小城东岳庙内,神坛威严,香烟缭绕,仪仗齐全,庄严肃穆。拜亭前齐刷刷跪下一地,祈求八仙之一的吕仙吕洞宾前来赐名(县志载:吕岩曾到过本镇云堆寺)。张大人亲自和乡绅社首张诏主持扶鸾,虔诚祷告。大约半个时辰,鸾下扭扭曲曲显出一个字来,张大人辨认一时,说是一个“润”字,滋润的润。众人依次辨认,也都同意大人的见解,由此,小城即以“吕仙鸾笔,改为润城”。“沁环三面,地莫润焉”。当年,张大人也因政绩擢升。

    自从嘉靖三十八改润后,小城确实出了人才,万历二十一年重修东岳庙碑文上,清清楚楚记载着这一神圣事件:“润城镇,古名小城,脉势围固,水绕山环,人聚风秀,今古无宦。自嘉靖三十八年,蒙县主张爷,陕西西宁人,进士出身,嫌村名不好,祈吕先鸾笔,改为润城。至改后,民淳繁富,人物端清。至万历十八年,本镇一案,学进六人,乃生于改润之兆。”


    记载润城村历史的碑文



    万历二十一年碑记

    分享到  
    

    0356-4813999 

    18535665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