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砥洎城景区官网!

旅游咨询Hotline

0356-4813999 

18535665770

  • 您现在所在位置:历史文化 > 历史文化
    话说“砥洎城”
    发布日期:2018-09-14 13:58:22   浏览次数:692


    /田澍中

    沁河流径阳城县后,从屯城至润城一段,明清时称“洎水”。洎 ,有四层意思:一是往锅中添水,二是肉汁,三是浸润,四是及、至之意。我不知古人为什么把这一段河流叫“洎水”,我却知道“洎水”确有“肉汁”,营养丰富,浸润、哺育了这一带独特的秀丽山水、人文景观。明清时的灿烂辉煌已载入史册。

    城堡现象

    在古泽州大地上,现存的城堡式村寨,只有“洎水”这一带的砥洎城、郭峪城、皇城三座。这“三城”土肥水美,资源丰富,为“城建工作”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同时,在明清时哺育了一大批划时代的政治家、经济家和文学艺术家。顺“洎水”而下,屯城村也曾建城(现仅存遗址),诞生了明末吏部尚书、******的诗人、书法家张慎言及其从孙清康熙年间浙江巡抚张泰交等一门三进士;润城村建有“砥洎城”,出了陕西巡抚张( )和博学多才的*********大学者张敦仁等一城三进士。郭峪和皇城古为一个行政村,冒出了康熙年间的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编辑陈廷敬及其一门九进士、一村十五进士、十五举人。由此可见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筑了“城”,“城”内文风鼎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名人,文化名人的业绩使“城”扬名四海。那时,这种现象可能叫“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吧?

    现在看看润城村内的“砥洎城”。

    远眺这个城寨,原来的三面环水,一片碧波,因沁河改道,樊水断流,早已干涸。“沁河扁舟来往,南北客商云集”,成为记忆和企盼。近瞧,巍峨的城墙、望楼、炮台依然可见,只是远去了狼烟滚云,鼓角齐鸣。城头变幻的是蒿草丛生,蛛网遍结,冷落苍凉。走进城去,奇特而精美的建筑保存完好,不由你发出阵阵感叹。

    建城初衷

    修建砥洎城的主人叫杨朴,字贲闻,润城人也,时任北京大兴县知县,为正六品。崇祯五、六年,农民起义蜂起,流寇亦起。西有李自成部正准备北上,攻占北京;北有河曲王家胤部南下沁水、阳城。是年,被罢官的原刑部右侍郎张慎言(后为南京户部尚书)在《同阁记后序》中写道“贼王家胤以辛未夏首犯坪上,依磕山而南,入获泽........犯郭谷、白巷诸村,杀掠无算,有死于井者,至投于圊、没于河,子女玉帛厌而去。时去虎谷仅十里许,吾里男妇千有奇,杂 而集于阁,不至奔。越八月望后,复从西南之下佛诸村,里再幸免焉。秋杪十七日,又复从武安突至里及上佛诸村,不减首秋,杀掠殆甚。营崖窟而避者,火攻之;炭窑深广者,什一苟免,复用硫及诸毒熏而毙者,可以壑量……”于是,杨朴在“壬申、癸酉,经流寇之变,杀掠殊惨,里西北偏高阜,三面濒河,公相度高下,量广得若干亩,计亩敛直费数千金,筑砥洎城,屹然金汤,此不朽之功也”(引自张慎言《明故承德郎大兴县知县贲闻杨公及元配赠安人王氏合葬墓志》)。

    由此可见当时建城的初衷是为抗击流寇和自卫。

    建筑特色

    浩大的建城工程开始了,工程师是杨朴从北京带回来的和杨家在南方经商的族人从南方带回来的专家。城寨呈平面椭圆形,城内面积三万七千平方米。外城墙用青砖,内城墙用废弃的炼铁坩锅和青砖混砌,经久耐用,别有风格。设有水旱两门,旱门向东南,走轿马,通往润城村。水门向西北,直面沁河的滔滔激流,供舟船摆渡。城内共分十大街坊,除环城咯外,其余全为住宅巷道。城墙筑有马面、望楼、藏兵洞、马道、女儿墙等,形成一套非常完整的防御体系。小的建筑有庙宇、宅院、花园水井等。***有特色的是,所有街巷成丁字形或袋状,主要巷口设有巷门,大的建筑群中建有望楼,街坊之间以过街小楼相接,又形成一套内部防御体系。过街小楼,外可御敌,内可来往,可攻可守。城内民居多为二、三层阁式小楼,每层有明廊,雕梁画栋,大门外皆有威严的石狮把守。民居做工之精细,更有艺术特色。屡有当代建筑与民俗专家来考察,结论是:既有北方民居风格,又有南方水乡民居特色。

    文化韵味

    关住城门成一统,防守皆备,自给自足,是砥洎城的文化特色。这个特色是中国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碰撞的产物。地处北国的农村,深受战争之苦,游牧文化养育出来的西北大漠精兵,为扩展生存空间,一次又一次入侵,迫使战乱地区的人民“高筑墙,广积粮”。在这样的大大小小的城里,粮食、饮水等到生活必需品样样不缺,连游艺、祭祀也不出城,可谓城外炮声隆,城里其乐融融。

    砥洎城的民居建筑为传统的木结构,布局严谨,整体和谐,宁静优雅。与北方其它地方,比如北京的四合院相比,建筑工艺上大的突破,就是街巷上面的“过街楼”。这个独特的“过街楼”相互连接每一个小院,又通过小院连接每一个家庭,使空间也成了交通要道。这就突破了四合院单一独立的特点,既独立,又相连。可互通信息、秘密交往、俯视街景、视战事情况而迅速转移。这样的和平生活与战争状态相结合的民居建筑,在中国北主十分罕见,大概是江南水乡的特色。

    砥洎城的街巷为丁字型,整体是口袋状。丁字型有严格的对称结构,严肃方正,井井有条,展示着理性的色彩。口袋状有“八卦图”的神秘,外人进入,如无当地人指点,是要迷路的。这是一种对外排斥,对内凝聚的心理,由此可见这座小城的文化意识。

    街巷深深

    庭院不深,街巷深深,给人的感觉仍是深不可测。在这个深不可测的小城中,也的确发生了一些深不可测的事情,藏满了深奥的文化玄机。

    崇祯十一(1639)年峻工,杨家搬进城里,本应高枕无忧,家族无恙,却不料在次年,这座小城,这个家族的主人杨朴突然去逝,接着又发生了几件死伤事件。于是,杨氏家族人心惶惶,疑是小城建筑触犯了哪路神灵,遂请来阴阳先生扶正祛邪。那阴阳先生站在城头上,东张西望,一脸严肃,手指对面西山问:“可知这山名目?”杨氏的新族长答:“乃白虎圪堆耳。”阴阳先生转过身来,指着东北一山问:“哪山呢?”族长答:“乃卧虎山耳。”阴阳先生手捋长须,故作沉思状,然后款款道:“杨者,羊也。前有白虎,后有卧虎,羊在其中,又圈在城里,安然否?”杨氏族长一听,如梦方醒,大惊失色,急问有何术可破。阴阳先生摇摇头,用脚在地下写了一个大大的“卖”字。不几日,砥洎城就卖给了当地首富张家。

    以上是辈辈相传的口语历史,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但张家为什么要买砥洎城,则没了下文。1995年,我在这里挂职,写了一本《润城雄风》,续上了下文。虽是编造的,但合情合理,也有文化意味。

    城虽不大,但不是一院或几院民宅,谁能买得起?屈指数来,只有张家买得起。忽一日,张家族长路遇那位阴阳先生。阴阳先生问:“杨家卖城,张先生买否?”张家族长道:“吾有宅院,买城做甚?”阴阳先生哈哈大笑一阵,压低嗓门说:“张者,弓长也。攻城者,弓长莫及;守城者,弓长******。”张先生又问:“前后两只虎,虎犯城池咋办?”阴阳先生淡淡一笑,道:“此一时,彼一时也。此时,羊在圈里,虎犯难逃:彼时,张居城里,弓长虎惧。何足忧哉!”张家族长恍然大悟,遂筹银两,买下砥洎城。杨家用卖城之资,在润城村内新建杨家大院。

    以上是杜撰,像吗?说来也怪,张家在城外时,富而不贵,搬入砥洎城内,如鱼得水,如日中天。人丁旺盛,且素质很高。男儿剽悍聪慧,读书者,皆取得功名。买城后的初几年,即有张家儿郎张春高中进士,官至陕西巡抚。经商者,都成为巨富,常有本地人罕见的驼队满载货物,逶迤入城。女娥俊秀风流,常于男子外出做官、经商之寂寞中,弄出一出出******新闻来。从明末到民国,砥洎城热热闹闹,风风光光了300年,期间,诞生、成长了一些有影响的历史文化人物。清代中叶的张敦仁,便是*********大学者。

    学者丰采

    张敦仁于清乾隆四十年中进士,刚满二十岁。历任江西、安徽等县知县,苏州知府、江南江西粮道等职。为官多有政绩,史书亦有记载。但这只是他人生价值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学术研究,主要成就体现在历史、数学、文学等学科。

    我们翻阅中华书局1956年版《资治通鉴》,在卷首说明里,多次出现张敦仁的大名:“参阅张敦仁资治通鉴刊本识误”、“据宋明刊本、张敦仁识误及张瑛校勘记书校出”、“资治通鉴刊本识误三卷,阳城张敦仁撰”等等字句。张敦仁在为政之余,凭着对历史的浓厚兴趣和丰富的历史知识,“取纪事本末大字本及明万历间杭州所刻无注本三校”,把校出的错误写成《通鉴识误》三卷,不断被后人参阅借鉴,为我国历史学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数学领域的研究发展,在清代,张敦仁是成就******的学者之一。从现流传的数学著作《辑古算经细草》、《求一算术》等来看,他在继承和发展我国古代数学的研究与应用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辑古算经》是唐代数学家王孝通著,在祖冲之父子所著《缀术》失传后,王******次向人们介绍了开带从立方法,解决了大的工程建设中的许多问题。张敦仁发现,这一方法过于复杂,不易为人接受。他大胆尝试,将宋代的天元术(和现代数学中列方程相似)运用于计算中,使王孝通复杂的运用算简化为列方程应用题。在《求一算术》中,张敦仁着重阐述在明中叶以后,几乎失传的南宋数学家秦九韶的“大衍求一术”,他挽救了这一被遗忘的成果,在中国数学史上立下了又一功勋。

    张敦仁是个博学多才,著作等身的学者,由于战乱其著作十不存一。目前能见到的十多部作品,大多存于北京图书馆。

    弹丸小城故事多,可惜有的故事不能写到纸上,使读者遗憾多多。

    摘自田澍中(******一级作家)著作《明月清风》

    分享到  
    

    0356-4813999 

    18535665770